2020年,金平区政府系统承办区四届人大五次会议大会议案3件,建议14件。经各方共同努力,全部议案建议已落实办理,并答复各相关代表。有些建议由于受区的职权和条件限制还不能得到圆满解决,区政府已责成有关部门积极研究协调,尽早给予解决。具体办理情况明细如下:
一、议案办理情况
区四届人大五次会议主席团确定了大会议案3件,交由区政府办理。
1、由佘楚雄代表领衔提出的《关于加快推进老市区升级改造的议案》(原议案第9号),列为大会一号议案。
我区高度重视老市区升级改造工作。一是规划先行,激发老市区新活力。2017年,市先后出台了小公园开埠区保护规划、建设管理指引等相关文件,对小公园开埠区的建筑修缮、加固及风貌控制类建筑等方面的报批内容及流程作了进一步规范。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我区先后启动了小公园开埠区修复改造首期、二期工程项目并已取得阶段性成果,老城逐渐焕发新颜。近期,我区将建设16个开放式公园、“口袋公园”,进一步改善老市区居住环境。同时,为满足老城区日益增长的停车需求,自然资源部门组织开展了《汕头市中心城区北岸社会停车场专项规划》编制工作,目前该规划正在上报市政府审批,规划实施后将有效改善老市区停车现状。二是做好统筹,持续推进老旧小区升级改造。2019年以来,我区结合中央有关政策要求,在前期摸查的基础上,将辖区内公共设施落后的老旧小区配套基础设施改造项目进行打包,启动汕头市金平区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同时结合创文提质,共投入约800万元,对指南里、长厦新村等部分老旧小区进行改造升级,对于尚未进行改造的小区,我区将积极对标创文工作标准,对卫生、绿化、停车划线、消防通道等进行清理整治,持续改善老旧小区生活环境。三是广辟渠道,落实经费保障。我区老旧小区改造项目预计总投资13.64亿元,涉及总户数118886户,楼栋数3818栋,小区数425个。为筹集项目建设资金,我区积极申请中央预算投资扶持,同时通过推荐项目申报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鼓励社会资本参与老旧小区改造等方式,多渠道落实经费保障。
下来,我区将结合老旧小区改造的推进和近期行政审批权限下放街道的举措,从空间布局、保护开发、社区管理、物业管理等方面统筹推进老市区扩容提质升级,满足群众期盼,促进老市区经济发展。
2、由王伟忠代表领衔提出的《关于利用金平交通地理优势,尽快建设区域快递物流中心的议案》(原议案第10号),列为大会二号议案。
金平区作为汕头“百载商埠”的发祥地,地处粤东三市黄金节点,具有成为区域商贸物流中心得天独厚的区域优势。2020年以来,区委、区政府围绕建设区域现代商贸物流园区这一总体目标,加快推进金平区快递物流园建设。
一是规划先行,全面布局。积极开展《汕头市莲塘现代商贸物流园区规划》编制工作,抓紧规划设计快递物流园区。目前,金平区快递物流园已上报列入十四五规划重点项目,并列为2020年市重点签约项目,区政府成立工作专班,落实责任,全力推进。
二是抓紧征地,有序推进。金平快递物流园区拟选址位于金平区金凤西路二期北侧附近地段,园区毗邻潮汕环线鮀西互通和G206大学路,可快速进入高速公路网,便捷到达潮汕机场及汕潮揭各区域。目前,金平快递物流园区的征地工作正有序开展,拟征地353亩,被征地村居已召开村民代表大会通过征地有关事项,征地报批工作正抓紧推进。
三是主动招商,引进项目。区主要领导同志带队前往广州、深圳开展招商引资和调研考察活动,积极引进优质物流项目入驻快递产业物流园区。目前已有投资约6亿元的顺丰粤东分拨中心电商供应链产业基地项目和投资约7亿元的粤东邮政综合物流中心项目拟落户该园区,并已于2020年10月28日签订框架协议。后续园区将继续引进知名快递物流企业入驻,把快递园区打造成为产业服务的开放平台,吸引各类主体争奇斗艳,实现产业的集群发展。
下来,我区将根据各位代表提出的建议,充分发挥快递协会桥梁纽带作用,培育行业集聚,做大做强物流服务经济,促进金平区经济活力提升,实现高质量发展。
3、由林玉惠代表领衔提出的《关于建立科学的可持续发展社会公共卫生应急机制的议案》(原议案第3号),列为大会三号议案。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金平区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坚决按照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级别要求及中央、省、市工作部署,在认真落实疫情防控的同时,加快建立科学的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公共卫生应急机制。
一是建立健全应急管理机制,提高快速应对能力。目前,我区已建立了基本的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并在实际的应对突发事件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在重大疫情防控体制建设方面,我区积极启动金平区鮀浦医院和区疾控中心异地建设项目,全面提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加快疫苗冷链配送系统建设和预防接种门诊标准化建设,全面提升我区疫苗接种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及时修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积极开展应急培训及演练,全面提升突发疫情的应急响应能力。
二是加强社区管理,落实联防联控。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全区各街道、社区迅速落实属地责任,强化宣传,严格落实社区网格化管理和封闭式管理,积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高效做好社区疫情监测、排查、预警工作,为社区居民群众切实把好疫情防控“第一关”;区卫健局等部门积极开展对学生的医学卫生知识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疾病预防知识水平;区各医疗卫生机构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介,积极推送各类防疫公告及官方权威宣传信息,通过权威的知识输送,助力全民抗疫。
三是加大健康生活指南宣传力度,提高居民健康素养。积极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等规划基本要求,将健康素养和健康促进项目列为区重点工作,多形式、多渠道加强健康素养宣传,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下来,我区将继续加强传染病防治知识宣传及教育活动,强化公共卫生联防联控机制建设,推动社区公共卫生应急工作持续健康发展。
二、建议办理情况
截至目前,区政府有关部门承办的14件建议均办理答复完毕,并受到代表们的充分肯定。
(一)所提建议已落实的2件,占建议办理总数14%。办理情况如下:
1.辛彦云代表领衔提出的《关于加快推进街区智能交通建设的建议》(3号建议)
目前,我区正加快推进智能交通管理系统二期工程建设。该项目建成后将对市区180个路口641个方向实施有效监控,不但可对闯红灯、不按道、越线、逆向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进行抓拍和监拍,还增加卡口功能及前端号牌自动识别系统,能够实时对车辆进行跟踪、比对,对交通违法逃逸案件,治安、刑侦案件的侦破起到重要的辅助作用。同时,我区积极借助交通秩序整治“百日行动”,强化宣传教育,通过组织新闻媒体及时报道交通整治动态和成果,发起交通文明志愿者活动等,对广大市民进行道路安全教育,增强市民遵守和维护城区道路交通秩序的自觉性,以实际行动促进交通秩序的根本好转。
2.王伟忠代表领衔提出的《关于对不能安装电梯的老旧小区楼梯加装扶手的建议》(5号建议)
我区老旧小区改造工作从2020年年底开始分3年进行实施。2020年改造计划任务主要包括东方、石炮台、金东、大华、小公园5个街道17个片区,楼栋数共516栋,预计投资4.14亿元,中央补助资金1.218亿元,主要用于基础类改造建设。根据代表的建议,我区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将加装无障碍楼梯扶手内容列入基础类改造内容,由设计单位实地勘查后根据实际需要设计并实施。目前,2020年改造任务已进行“工程管理咨询服务”公开招标,12月底已动工建设,预计2021年底完成建设。
(二)所提建议已列入计划解决的7件,占建议办理总数50%。办理情况如下:
1.李虹代表领衔提出的《关于加快推进乌桥岛棚户区改造的建议》(原议案第4号转重点建议)
乌桥岛棚户区改造工程是我市重点民生工程,2016年11月纳入广东省2017-2019年棚户区改造计划,项目总投资约60亿元,分三期进行建设。自2017年启动项目征收工作以来,截至2021年2月底,已签订征收协议约1710宗,并即将全面启动安置区二、三期产权置换工作。在项目建设方面,目前,安置区一期6栋商住楼全部封顶,安装及建筑装修完成近半,预计2021年8月完成建设并交付使用;安置区二期、三期及项目配套工程的建设工作正在稳步推进中。
2.黄惠声代表领衔提出的《关于加强对乌桥岛内下水管道管养的建议》(原议案第5号转建议)
乌桥岛下水道管径偏小、偏低,管道老化严重、经常堵塞,给下水道管养带来一定难度。我区已落实下水道管养单位加强对这一片区的巡查,发现积水及时处理,尽力消除内涝现象。目前,我区正在对乌桥岛片区进行整体改造,该片区道路硬底化、下水道改造等问题,将结合片区改造一并加入解决。同时也将对部分路段进行应急修缮,改善通行条件。
3.倪德宏代表领衔提出的《关于加强老旧小区消防通道规划建设,消除安全隐患的建议》(原议案第7号转建议)
我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和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集中力量在全区开展“打通生命通道”消防安全专项行动,围绕消防车通道、安全疏散设施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全面开展排查整治,确保消防车通道100%划线管理、障碍物100%清除、占用行为杜绝发生,各类疏散通道100%规范畅通。在物业小区消防通道整治方面,目前龙腾嘉园、嘉信大厦、金紫世家等17个物业小区已经完成消防车通道标线标志施划,相关工作正陆续推进。
4.谢全代表领衔提出的《关于加快鮀莲片区路灯建设改造并纳入城市路灯统一管养范围的建议》(原议案第8号转建议)
我区高度重视路灯配套设施建设工作,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分四个阶段逐步推进路灯加装工作,目前已启动第二阶段应急加装工作。鉴于鮀莲片区面积大,“有路无灯”路段较多,我区将结合区财政实际,采用分批分片方式,优先对部分车流较密集、群众反映较强烈的路段加装路灯设施。经实地摸查并与街道协商沟通,筛选出3条车流、人流较密集的路段加装路灯,目前已完成图纸设计,正进行预算编制,待预算编制完成后尽快启动施工建设。另外,对鮀莲片区集体建设并负责管理的4900盏路灯,考虑到其他涉农街道也有类似情况,我区将综合考虑,尽快将其纳入路灯市场化管养范围。
5.苏大存代表领衔提出的《关于引入保险机制参与安全生产综合治理的建议》(1号建议)
我区认真贯彻执行2020年新修订的《广东省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实施办法》有关规定,积极发挥保险在安全生产中的作用,强化事故预防,支持在保险公司相关办公场所设立独立调解室,落实相关职能部门扩大安全生产责任保险的宣传教育,鼓励尚未参险的企业积极参保,保障生产经营单位及有关人员的合法权益。下来,我区将以危险化学品和非煤矿山行业为切入点,重点开展高危行业安全生产责任保险推广工作,并有序向其他行业推进。
6.佘洪镨代表领衔提出的《关于加大倾斜涉农社区基础设施投入的建议》(4号建议)
近年来,我区不断加大涉农社区基础设施投入。目前,由区城管局牵头实施的月浦大排渠污染水体整治工程已完成截污、清淤、生态修复等工作,道路恢复等也已完结。为进一步加强美丽乡村建设,将在月浦大排渠增设护栏并增加路面宽度硬底化,方便社区居民出行。目前路面硬底化、增设护栏等工作均已完成。
7.吴少征代表领衔提出的《关于旅游企业参与亚青会部分筹备的建议》(6号建议)
按照第三届亚青会汕头市筹备工作小组的部署,我区积极配合落实上级关于文旅企业信息交流、宣传推广和旅游产品展贸的各项工作,鼓励旅游企业培养和创建自己的导游队伍,积极发动旅行社参加2020年全市导游员专业素养提升培训,向市局建议将亚青会的整体规划、场所介绍、赛事安排和形象宣传等内容纳入导游员业务培训中,提高旅游从业人员业务素质和职业素养,确保亚青会举办期间旅游行业的服务质量。在营造体育赛事浓厚参与氛围的同时,我区积极动员并指导旅行社、A级景区和旅游饭店等旅游企业提前谋划,将亚青会和潮汕文化元素融入自身文旅产品,如规划包含亚青会新场馆的一日游路线、设计制作迎合外地游客消费需求的潮汕本土手信或文创产品等,通过不断丰富旅游产品形式和文化内容,带动潮汕周边和省内游客到汕旅游消费,为迎接2021年亚青会期间旅游热潮做好预演的同时促进我市文旅经济疫后复苏。
(三)所提建议因条件限制暂时无法实施的5件,占建议办理总数34%。办理情况如下:
1.林丰代表领衔提出的《关于修缮北门社区神树下路的建议》(原议案第1号转建议)
2020年我区已启动了第二批市政道路改造升级工程项目,对全区破损较为严重的38处道路及片区进行修缮改造。考虑到我区财政状况,且该道路面积较大,我区将结合创文的深入,按先急后缓原则,总体规划、逐步解决该路段升级改造问题。对于破损路面,我区将落实单位和人员进行应急修缮,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2.姚文安代表领衔提出的《关于修缮金韩路二横路面及下水道的建议》(原议案第2号转建议)
2020年我区已启动了第二批市政道路改造升级工程项目,对全区破损较为严重的38处道路及片区进行修缮改造。考虑到我区财政状况,且该道路面积较大,我区将结合创文的深入,按先急后缓原则,总体规划、逐步解决该路段升级改造问题。对于破损严重的路面,我区将落实单位和人员进行应急修缮,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同时加强该处下水管道巡查,发现淤积,及时清通疏浚,确保下水道排水通畅。
3.张敬绒代表领衔提出的《关于要求修缮改造北墩石丁路的建议》(原议案第11号转建议)
2020年我区已启动了第二批市政道路改造升级工程项目,对全区破损较为严重的38处道路及片区进行修缮改造。考虑到我区财政状况,且该道路面积较大,我区将结合创文的深入,按先急后缓原则,总体规划、逐步解决该路段路面及排水问题。对于破损路面,我区将落实单位和人员进行应急修缮,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同时将加强该处下水管道巡查,发现淤积,及时清通疏浚,确保下水道排水通畅。
4.张旭东代表领衔提出的《关于完善梅园19-28栋周边基础设施建设的建议》(2号建议)
我区于2019年启动了对梅园11至15栋门前破损路面的修建,建设内容包括现状破损路面进行拆除并修建、新设置排水管、新建雨水口、新建检查井等。考虑到我区财政状况,且梅园片区面积较大,我区将结合创文的深入,按先急后缓原则,总体规划、逐步解决该片区路面及排水问题。
5.郭杰明代表领衔提出的《关于将开放式住宅区化粪池统一纳入市政配套设施清疏维修的建议》(7号建议)
根据现行管理体制,开放式住宅区化粪池由居民自行清通疏浚。目前全区化粪池数量多,将所有开放式住宅化粪池纳入市政配套设施进行清淤,所需费用较大。考虑到我区目前较为紧张的财政状况,暂无法解决,待今后财政情况宽松,再逐步将化粪池纳入市政配套设施清淤维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