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月浦街道组织区四届人大第十七大组代表前往赤窖社区开展调研视察活动。代表们通过实地察看、听取介绍、座谈讨论等方式,深入了解月浦街道赤窖社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进展情况,交流探讨农村基层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的经验做法。
代表们一行到赤窖社区生活污水处理工程进行实地视察,并听取了项目负责同志关于工程建设的必要性、概况、设计原理、污水处理工艺和系统设计等情况的介绍。污水处理即可提高水资源的重复利用率、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又=改善该地区农村的生态环境条件,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对该地区社会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随后代表们在赤窖社区会议室召开现场座谈会。会上,代表们指出,实施本项目,是我省“十二五”规划提出建设新农村的需要。根据农村污染治理力度小,污染问题已显突出的情况,为加强水环境治理力度,提高农民生活条件,确保农民群众身体健康,为此,e省“十二五”规划提出建设新农村,开展农村环境治理工作。实施本项目,是改善村内的环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需要。根据该村的现状,建设结合污水处理及生态景观于一体的治理工程。在解决村内生活污水污染问题的同时,利用自然生态处理技术,美化村容村貌。实施本项目,响应e汕头市“千村整治”行动的开展。“千村整治”将以垃圾清理、污水治理为切入点,全面进行环境卫生整治。
同时,代表们围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建设进行建言献策。一是农村污水处理工程设计要认真贯彻相关方针政策,应符合《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项目建设与投资指南》的各项指标,做到污水处理和投资效益与改善和保护环境相结合。二是根据农村生活污水水量少、水质单一及管理水平薄弱的特点,宜采用运行维护管理方便、简单的自然生态处理技术,如氧化塘、人工浮岛、人工湿地等处理技术。三是充分利用现有自然条件,可考虑充分利用现有低洼地或池塘作为污水处理的设施。四是经济适用、操作简便的原则。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应结合当地经济发展状况,因地制宜地选择材料和施工方法,降低工程造价及运行成本,尽量做到管理方便,操作简单,能耗小b,减轻污水处理对村民带来的经济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