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市人大代表 刘肖瑾
我任市人大代表以来,每年都向人民代表大会提交若干个议案建议,这些建议大部分都源自在代表联络站采集到的市民呼声,代表联络站是沟通民声的重要桥梁。
我连续四年提出关于保育活化小公园开埠区的建议,都是基于在联络站里听到市民的呼声而提出来的。热心市民指引陪同我走访老街坊,我再请教相关学者和研究专家,而后形成有建设性、有针对性的建议。在此过程中,我还与多位热心市民成为微信好友,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碰到什么问题,或者有什么想法都会在微信里向我反映。例如热心市民林瑞平先生,一位年届七旬的老人家,多次向我反映交通安全、医疗保健、教育发展、文物保护等方面的意见。
正是在热心市民的帮助下,我在2019年提交的《关于加强小公园开埠区保育活化工作的建议》被列为该年度市人大常委会的十大重点建议之一。市人大常委会非常重视,2019年5月17日,由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向光带队开展小公园开埠区保育活化工作调研工作,在小公园街区召开座谈会,听取金平区关于《加强小公园开埠区保育活化工作的议案》的办理情况,就推进相关工作提出意见建议。我也及时向热心市民反馈信息,热心市民得知他们的意见受到市人大常委会和市政府的重视,深受鼓舞。
2019年我提交的《关于在中心城区建立市民公共浴场的建议》也被市人大常委会列为该年度十大重点建议之首。我本人不会游泳,是在联络站听到广大游泳爱好者的强烈呼声后而提出建议。热心市民杨再顺先生是市冬泳爱好者协会的会员,他介绍我与协会会长和其他会员认识,并带我去实地察看。同时我也请教有这方面专业知识的张烈华先生,在张先生的指导下最终提出了比较有建设性的建议。建议提出后,引起了人大常委会、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的高度重视。2019年6月6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吴健彦带队就《关于在中心城区建立市民公共浴场的建议》办理情况开展专项督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市自然资源局等部门领导陪同活动。汕头电视台、《汕头日报》和《特区青年报》等媒体也报道了相关消息。经相关专业部门的考察,认为游泳爱好者所提议的选址不具备建公共浴场的建设条件。广大游泳爱好者能够充分理解,纷纷表示会耐心等待相关专业部门寻找合适的选址,也会遵守政府部门颁布的相关规定。
这两个事例充分体现:市民有所呼,代表有所应,政府有所行。而这其中一个关键的沟通桥梁就是代表联络站,联络站是群众联系人大代表的“连心桥”。人大代表通过联络站联系选区选民和群众,听取和反映社情民意,代表联络站成为推动解决基层实际问题的载体平台和基础依托。